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巧家:小蚕虫成富民大产业

    信息发布者:不正经的风
    2017-09-21 09:33:10   转载
    巧家:小蚕虫成富民大产业
    【发稿时间:2017/9/19 11:03:21】【作 者:鲁 宽 谭昌国】【主 题 词:蚕桑产业】【责任编辑:巧家县管理员】【稿件来源:云南经济日报】【审核发布:信息科】

    一片片桑叶、一只只蚕虫、一张张蚕茧,鼓起了巧家栽桑养蚕户的腰包。蚕桑产业,逐渐成长为巧家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从试试看到离不开

    “我家土地不多,以前种玉米吃饭都成问题,买肥料还需要靠贷款。要不是养蚕,我哪里修得起砖房哟?”日前,巧家县包谷垴乡青山村吊岩村民小组养蚕户余兴华指着三间砖房自豪地对记者说。

    说起种桑养蚕,余兴华有讲不完的话。余兴华介绍,他是2001年开始种桑树的。当时政府发动种桑养蚕,每亩不仅补助500斤玉米,还无偿提供桑苗和肥料,乡村干部甚至还帮忙栽桑和施肥。可许多群众认为蚕茧万一卖不出去又不能当饭吃,大家都不愿配合,有的甚至背着乡村干部把栽好的桑苗扔掉。余兴华是个老初中生,对这些新鲜事容易接受,但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起了桑树。

    余兴华当年申请作为示范户,种了1.8亩桑树。2002年,他用嫁接成活的100余株桑树叶与邻居合伙养了一张蚕,当年就分得800多元。随后,政府又组织示范户到蚕桑发展较好的乡镇观摩学习,更加坚定了余兴华种桑养蚕的决心。2003年,他扩大种植规模,请来技术人员指导桑树嫁接,这一年收入增到6000多元。尝到了甜头,余兴华索性将仅有的近5亩土地全部种成桑树。

    自养蚕以来,余兴华养蚕总收入已超过15万元,收入多的时候每年可超过2.5万元,修砖房、供女儿读书全靠这小小的蚕桑树。看到余兴华养蚕得了实惠,原来持反对意见的群众也纷纷开始种桑养蚕,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在巧家,像余兴华这样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家庭不在少数。现在,如果叫他们放弃种桑养蚕,他们还不干呢!

    小蚕虫成富民大产业

    巧家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工业和农业基础薄弱,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发展特色农产业成了巧家农民增加收入的首要选择。

    该县境内最高海拔4041米,最低海拔600米,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年降雨量800毫升,年日照时数2179.4小时,年平均气温21.1℃,年有效积温7646.7℃,县域内光热资源充足,具有发展桑蚕产业的资源优势,全县16个乡镇有13个乡镇适合发展桑蚕。

    “十二五”以来,巧家县委、政府因地制宜,加大优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农业、农开、退耕、水利、交通、扶贫、一事一议、恢复重建、省级体系、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项目资金投入到蚕桑产业发展中,将桑蚕产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目前,巧家全县桑蚕栽种面积累计达13.65万亩,投产桑园8.5万亩。

    据县产业办介绍,巧家县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为主、培育大户、带动农户”的基本思路,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化的发展方向,在适宜乡镇村组进行整村推进规划,突出桑蚕发展。按照项目跟着桑园走的要求,完善桑水、桑路、蚕房、茧站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对桑园培植、桑区道路、水利等给予扶持,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仅2017年,巧家县蚕桑生产投入资金2468.02万元,同时加大科技推广,在桑树品种、栽桑模式、蚕房建设、小蚕共育、大蚕饲养、蚕具使用、蚕茧加工等环节,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科技,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蚕农收入。

    培植产业,大户带动是出路。巧家县重点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了西南地区最大的缫丝龙头企业——昭通市长江丝绸公司。该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自动缫丝生产线18组7200绪,年加工生丝能力600吨。仅2017年1至8月,就生产生丝123吨,全年茧丝企业产值预计实现1.1亿元,实现了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双赢。

    在全县加紧脱贫攻坚的档口,培植长效产业成了夯实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最佳选择。巧家县根据县情充分利用桑蚕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1665户106656人中,7582户18146人种了桑树养上了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脱贫产业。巧家县还在现有桑园的基础上,通过桑蚕产业规划实施,按贫困人口人均1亩桑园,户均一间蚕房,10户1间共育室,配套建设桑区道路和灌溉沟渠,桑园、桑路、桑水、蚕房、蚕台等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蚕业增产、蚕农增收、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据悉,2017年上半年,巧家县发种2万余张,产茧900余吨,蚕农收入近4000万元;正秋茧发种1.2万张,蚕茧价格不断攀升,预计全年蚕农收入将达6500万元以上。

    通过桑蚕等产业的发展,及恢复重建、精准扶贫措施的推进,巧家农民收入连连增加。从2012年至2016年,全县已累计脱贫6.38万人;今年又将有2个贫困乡镇退出,22个贫困村出列,1.46万人可望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33.59%下降到2016年底的21.04%,下降12个百分点。毫不夸张地说,桑蚕养殖,抽丝剥茧,“抽”出了巧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